3月27日,在北京召開的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殳凹、王亞星研究成果“高能量轉化效率錒系輻射光伏微核電池的創制”入選。
微型核電池因持久穩定的電力供應特性,在極端環境和長期運作需求中具有獨特優勢。錒系核素因其長半衰期和高衰變能,成為該類電池的理想“燃料”。然而,傳統的微型核電池設計中嚴重的自吸收阻礙了錒系核素衰變能的高效轉換。
王殳凹、王亞星和西北核技術研究所/湘潭大學歐陽曉平等提出了一種基于“聚結型能量轉換器”的錒系微型核電池架構,實現了錒系核素與能量轉換單元的分子級耦合,大幅削減了自吸收效應,使衰變能轉化效率提升了8000倍。該研究結合光伏電池技術將輻射自發光轉化為電力輸出,開發出新型錒系輻射光伏核電池,達到了此類電池最高的能量轉換效率。該研究為高效微型核電池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也為放射性廢物的高值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結果于2024年9月18日發表于《自然》。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8-3107-0.html蘇州大學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