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全球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商品征收34%的高額關稅。這一舉措迅速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國隨即宣布自4月10日起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作為反制。
在這一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密集回應關稅政策調整對公司的影響,展現出多元化的應對策略與行業特性。
食品飲料行業:本土化優勢凸顯
在食品飲料領域,東鵬飲料憑借全產業鏈本土化布局,有效抵御外部供應鏈波動。公司主要原料采購及生產基地已實現100%國內布局,PET瓶、紙箱等包材供應商國產化率亦達100%。隨著“國貨替代”消費趨勢深化,東鵬飲料通過渠道下沉和產品創新,2024年末全國終端網點近400萬家,進一步鞏固本土化競爭優勢。
樂惠國際則表示,公司設備出口份額占50%左右,超過90%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因此“對等關稅”影響有限。
鋼鐵行業:出口規模較小,影響可控
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普遍表示,由于中國對美國鋼材出口規模較小,本次加征關稅對鋼材出口直接影響有限。盡管可能對出口至其他國家并在美國加工的鋼材產生一定影響,但全球鋼材需求的韌性將調整貿易格局。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持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從供給端調節產銷平衡,為行業提供政策支撐。
信息通信行業:多元化布局與全球化應對
信息通信行業部分公司表示,對美出口比例較低,直接影響較小。例如,華勤技術作為全球智能產品ODM龍頭企業,美國市場銷售占比有限,海外業務占比約50%,其中直接銷往美國的產品收入占比約10%。公司通過多元化客戶結構與全球化布局,與三星、聯想、小米等全球頭部品牌保持長期合作,分散單一市場風險。
移遠通信亦表示,2024年直接出口銷往美國的產品收入占總營收比例極小,影響可控。
新能源、新材料行業:海外布局與業務調整
駱駝股份、華懋科技等公司表示,出口美國規模較小,影響可控。華懋科技通過越南工廠向北美市場銷售,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北美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1.14%和1.22%,占比較小。公司全球化戰略聚焦東南亞、亞太及歐洲市場,越南新工廠預計于今年二季度正式投產,規劃產能約20億元。
博威合金則通過在美國建設2GW電池片及組件項目,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對海外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問題,同時越南新投3GW電池片項目銷售市場面向歐洲和印度,具備稅費優勢。
農藥化肥行業:草甘膦出口或迎利好
某滬市農藥公司表示,主要出口產品為草甘膦,2023年和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別為2.63%和6.74%,無直接向美國出口。
公司認為,美國提高進口關稅可能因拜耳(孟山都)區位優勢導致其在美國份額提高,進而引發其他主要消費地區份額空缺,同時國內草甘膦廠家可能提價,二者共振利好國內草甘膦銷售。
出版行業:內需主導,影響微乎其微
新華文軒、鳳凰傳媒、皖新傳媒等出版行業龍頭公司指出,主營業務多為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教材的出版、發行和銷售,主要供應商為國內紙張、紙漿企業,主要客戶為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及中小學,基本不存在進出口業務,因此“對等關稅”對公司業績無直接影響。
企業積極應對,商會強烈反對
面對關稅政策,多家企業已提前布局應對。邁瑞醫療通過全球生產基地布局及前瞻性備貨,確保美國銷售產品不受本輪關稅影響。道通科技則在低關稅國家或地區尋找制造場所,預計1個月內實現制造替代。依依股份積極與客戶溝通,開發歐洲、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提升抗風險能力。
與此同時,中國6家商會發表聲明,強烈反對美國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無視世貿規則,嚴重影響全球醫藥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損害民眾健康福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亦表示,單邊措施將擾亂全球經貿秩序,破壞產業鏈穩定。
美國民眾“瘋狂”囤貨,經濟衰退風險加劇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消費者因關稅擔憂“瘋狂采購”各類商品,包括汽車、家電等大件商品。3月份美國汽車銷量飆升11.2%,紐約居民一周內花費數千美元囤貨。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每個普通家庭每年損失3800美元購買力。
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分析指出,關稅新政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全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從1.3%下調至收縮0.3%。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8317-0.html上市公司密集回應“對等關稅”影響,美國民眾“瘋狂”囤貨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