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評《哪吒2》破百億: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中新網北京2月13日電(記者 王詩堯)96、97、98、99、100!今天,中國影史迎來首位“百億”票房主人公。
是他,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
據網絡平臺數據顯示,從大年初一上映至今,《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已先后打破100項紀錄,達成185項里程碑時刻。
9天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11天成為全球單一市場票房冠軍,16天達成破紀錄的百億票房……
《哪吒2》的成功有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中國觀眾熱情托舉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哪吒2》可以是70億、80億,但絕不能是90億。”
一生“不服輸”的中國人,僅讓哪吒的90億票房維持兩天,就成功邁入百億大關。
曾經看似不可能的“百億票房”拼圖,最終由中國觀眾的一張張電影票拼湊而成。
有網友說自己還沒來得及參與“百億補貼”,就破了紀錄,現在最新目標是劍指全球影史票房前列。
小哪吒從東海一路“鬧”到大西洋、太平洋……只見他腳踏風火輪沖出國門,去往更大的舞臺闖一闖。
《哪吒2》“百億神話”的背后,離不開主創團隊歷時5年的精心打磨,全國138家動畫公司、4000多位動畫人才的共同助力,實現了中國動畫電影的跨越式騰飛。
在《哪吒2》的片尾字幕密密麻麻的主創名單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中國動畫行業的“半壁江山”:既有傳統影視巨頭,也有業內知名的專業動漫公司,更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型工作室。
每個團隊都將身上最硬的一片“龍鱗”給了哪吒,為其打造出堅不可摧的“萬鱗甲”。中國動畫從來不是競爭者,而是同行者。
中國傳統文化滋養,結出新鮮果實。
人們熟知的哪吒形象,主要出自兩部明代小說――《西游記》和《封神演義》。
這個起源于印度佛教的神靈,不斷經過中國民間傳說的演繹和“本土化”文學創作,逐漸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少年英雄――“哪吒”。
在傳統“哪吒”的故事基礎上,“魔童”系列的“哪吒”注入了當代社會新的情感價值。
無論是《哪吒1》里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我主張,還是《哪吒2》中“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的豪情壯志,觀眾們在新一代“哪吒”身上汲取到新時代自我成長與逐夢前行的勇氣。
除了哪吒系列,近年來還涌現出一批依托中國傳統文化強大IP的國產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
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是創作者們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同時也為“二創”提供了廣闊空間。如何在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上,開出引起當代人共鳴的“花朵”,是創作者們需要用心探索的重要課題。(完)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101-0.html中新網評《哪吒2》破百億: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