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4日電 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將擴大產糧大縣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實施范圍,啟動實施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通過“受益”省份出資、“貢獻”省份獲得補償的方式,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銀”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支持。
有記者問,有農民反映說,現在農產品價格低、務農種糧不賺錢了。請問,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提振農產品價格、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有哪些實實在在的舉措?
祝衛東對此表示,去年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低迷,有些品種價格跌幅較大,影響農業生產經營效益。各地和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產業紓困政策,幫助農民和經營主體渡難關。從近期市場走勢看,主要農產品價格趨穩,市場預期有所好轉。一號文件從生產、消費、貿易等方面,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促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保護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價格方面,落實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河南、江蘇、黑龍江、安徽四省啟動稻谷托市收購,加大小麥、玉米收儲力度,促進大豆銷售和加工轉化,穩定市場價格,防止出現賣糧難。補貼方面,繼續穩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政策,鼓勵地方開展糧油種植專項貸款貼息試點。通過這些政策,給農民實打實支持。保險方面,降低產糧大縣農業保險縣級保費補貼承擔比例,推動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投保面積,加快從防范自然風險向防范市場風險拓展。同時,圍繞調動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今年將擴大產糧大縣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實施范圍,啟動實施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通過“受益”省份出資、“貢獻”省份獲得補償的方式,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銀”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支持。
二是著力促進產銷銜接。打通市場需求“最后一公里”,破除產銷堵點卡點,著力穩預期、穩價格、穩市場。比如,針對奶牛養殖虧損問題,明確要求落實滅菌乳國家標準,促進鮮奶消費,支持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的奶業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促進生鮮乳就地加工轉化。同時,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發布和預期引導,加強產能監測和調控,促進產業平穩發展。
三是強化貿易與生產協調。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國,農產品進口是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彌補供需缺口、平衡貿易關系的重要途徑。但需要把握好進口的節奏和力度,避免沖擊國內產業發展。一號文件強調,要完善農產品貿易與生產協調機制,綜合施策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穩定市場供需,防止谷賤傷農、肉賤傷農,維護好農民利益。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采取一攬子措施促進肉牛、奶牛等行業紓困,下一步隨著政策持續發力,生產經營狀況會有望好轉。(中新經緯APP)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2810-0.html官方: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支持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