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溫州4月19日消息(記者項楠)谷雨至,萬物生。谷雨時節,浙江溫州平陽縣朝陽山上,茶農們嫻熟地采摘著翠嫩喜人的茶葉。
4月18日,央廣網2025云遇豐收節·谷雨篇特別直播節目在河南、湖北、安徽、陜西、福建、江西、浙江七地進行聯動直播。鏡頭下,平陽黃湯的古韻與新香飄蕩開來。
“平陽產茶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唐朝,到了清朝更是迎來了輝煌。”走在素有“中國黃茶第一村”美譽的平陽縣水頭鎮新聯村,平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周適向記者介紹平陽黃湯的不凡之處。“乾隆年間,每年約有200多斤的平陽黃湯作為貢品,送到京城。”
素有“中國黃茶第一村”美譽的平陽縣水頭鎮新聯村茶山(央廣網發林最攝)
周適告訴記者,“干茶顯黃、茶湯杏黃、葉底嫩黃”是平陽黃湯的標志性特征,其名也由此而來。當前,該縣茶葉種植面積共5.1萬畝,共有茶葉經營主體100余家。“其中掌握平陽黃湯制茶技藝的有20多家。”
從一片嫩葉,到一杯平陽黃湯,關鍵就在于獨特的制茶技藝。“有別于其他茶葉的制茶工藝,平陽黃湯茶制作最關鍵的是要經過九燜九烘才能夠完成。”平陽黃湯制作技藝傳承人鐘維標告訴記者,每次燜烘都極其考驗匠人對茶葉性狀的判斷與對時間、火候的把控。“只有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工藝流程,才能夠制出口感濃而不澀、厚而醇甜的上品黃湯。”
經過“燜烘”的平陽黃湯(央廣網發林乃錠攝)
在新聯村農產品直銷中心,記者看到,蜂蜜青梅黃湯酒、黃湯年糕、黃湯粉干、黃湯糕點……這里展陳展示著不少新奇的平陽黃湯延伸產品。“糕點好吃,但通常吃多了會感覺有些甜膩,加入了黃湯茶粉后,就能夠很好地中和膩味,保留甜味。”周適告訴記者,這些結合了當地農產品的黃湯延伸產品,都是近年來返鄉創業青年們的杰作,許多產品在市場上也是深受青睞。“就拿我們農創客創新研制的平陽黃湯牛乳茶來說,就曾在浙江省農博會上,一天賣出了6000多杯。”
周適向記者介紹平陽黃湯的延伸產品(央廣網發鄭怡攝)
此外,周適介紹,近年來,當地還將南雁蕩山峰奇、洞幽、溪碧的景區自然風光與新聯村畬鄉文化、茶園景觀相結合,打造了平陽黃湯茶博園,年吸引游客量達到20萬人次,旅游收入400多萬元,推動平陽黃湯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平陽黃湯這片“金”葉,也正以更新奇、更鮮活的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邀請茶客一品這杯黃湯的古韻與新香。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4-6174-0.html云遇豐收節·采茶春山上|浙江平陽:一杯黃湯的古韻新香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