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泰睿思
考慮此輪關稅后續或存 磋商及修改,貨主 觀望 / 取消訂艙 / 集中出貨等不確定性行為提升,短期貨量及運價波動將加劇,板塊預期差大, 存交易性機會;中長期,若對等關稅長期生效,美國 衰退 概率提高 ,全球貨量或將面臨負增長,國際貨運行業 承壓 。
核心觀點
關稅超預期,短期運價或波動加劇,中長期全球貨量增長不確定性提升
美國時間4月2日特朗普發布“對等關稅”調查結果,涉及國家范圍及稅率均超市場預期。若對等關稅長期生效,全球貿易及貨量增長不確定性提升,國際海空運市場承壓,或導致量價齊跌。分子板塊看,集裝箱運輸(集運)和國際空運主要服務于歐美進口(如:產成品及半成品等),受關稅影響最為直接和顯著;油運/散貨主要服務于亞洲資源品進口(原油/鐵礦/煤炭等),受此輪關稅影響較小。考慮此輪關稅后續或存磋商及修改,貨主觀望/取消訂艙/集中出貨等不確定性行為提升,短期貨量及運價波動將加劇,板塊預期差大,存交易性機會;中長期,若對等關稅長期生效,美國衰退概率提高,全球貨量或將面臨負增長,國際貨運行業承壓。
集運:美線/亞洲區域航線貨量影響直接;歐美之間海運貨量影響小
24年亞洲區域內貨量(標準箱)占全球集運量26%,是全球最大市場,主要得益于產業重塑及加工貿易,帶動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在亞洲市場流通;亞洲至北美(美線)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貨量占全球13%。此輪關稅將直接影響美線及亞洲區域航線貨量。盡管歐盟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國(按金額),但歐盟出口主要為價值高體積小的中高端商品(如:機械設備/醫藥/奢侈品等),貨量比重低,24年歐洲至北美航線貨量占全球比重僅2.9%。根據我們測算,全球GDP增速與全球集運量增速(24個月移動平均)的彈性系數在1.0x-1.4x之間,即每1.0pct全球GDP變化影響全球集運量1.0pct-1.4pct。
東南亞國家征稅超預期,但產業重塑仍將持續,區域市場具韌性
此次美國對東南亞國家加稅水平超預期,也體現出產業重塑及加工貿易的影響,誠然,東盟等國可能會更積極與美國磋商。盡管美國對東南亞國家加征較高的關稅,我們認為中國企業出海及產業重塑的趨勢將持續,亞洲區域內市場仍具韌性。回顧國際貿易發展進程,我們不難發現,全球供應鏈布局的調整并非單一事件的結果,而是全球經濟周期、政治因素和黑天鵝事件的共同推動,而貿易摩擦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塑進程。(參見《全球航運:產業重塑,航路新啟》,2024/10/25)。
關稅影響航空貨運需求,中長期關注產業升級
對于航空跨境電商貨物,4月2日美國簽署總統行政令,宣布從5月2日起,對來自中國大陸的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取消免稅待遇。其中通過國際郵政網絡寄送的小包裹,需繳納其價值30%或每件25美元關稅(25年6月1日后每件50美元),其余小包裹需正常繳納所有適用關稅。25年夏秋航季三大航美國航線自身時刻占比已達53%,我們認為取消小包裹免稅待遇短期或影響跨境電商及航司貨量,需跟蹤產業鏈玩家形成的貨品及各環節新均衡價格,以及相應航司運量變化。中長期伴隨我國產業升級和自主可控訴求,疊加調整網絡結構,提升綜合物流能力,貨運航司有望分散風險,穩步增長。
油運/散貨受此輪關稅影響較小,中長期關注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風險
油運方面,中東/拉丁美洲/非洲/美國/俄羅斯為前五大原油出口地區,占比全球海運原油量43%/13%/12%/10%/9%(24年數據)。散貨方面,美國為散貨凈出口國,海運散貨出口量占比全球6%,其中主要為農作物出口。因此,我們預計被加征關稅國或通過反制美國能源及糧食進口作為重要談判工具。對全球油運/散貨整體貨量而言,原油可由OPEC+/拉丁美洲/非洲等其他國家增產替代;美國出口散貨占比較低。因此,此輪關稅對油運/散貨影響較小,但需關注中長期全球宏觀需求不確定性風險。
風險提示:關稅政策反復;全球經濟衰退;測算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差異。
相關研報
研報:《交通運輸: 關稅超預期,全球貨運市場承壓》2025年4月4日
本文鏈接:http://m.020gz.com.cn/news-14-8310-0.html華泰證券:關稅超預期短期運價或波動加劇,中長期全球貨量增長不確定性提升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